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Recorded Music Sales Hit a Downbeat

出處 : e-Marketer NOVEMBER 14, 2007 這是誰的責任?藝人?唱片公司?網路?還是上述的所有? 目前全球的唱片業都在一個迅速變化市場中不斷掙扎。 emarketer的資深分析師和新聞記者的報導─Recorded Music: Digital Falls Short中提到了一段話,Paul Verna說:『像是線上下載、鈴聲、 萬事通、將整張專輯傳送至手機和網際網路以及手機訂閱服務等數位形式,提供了新的和不斷增加的收入來源』。另外他也補充提到:『但是這些額外收入還是沒辦法彌補唱片業像自由落體般不斷下滑的銷售所導致的虧損』。 但 更糟的是,除非有突發事件能扭轉目前的局勢,否則美國唱片業將如預期般的在未來數年中持續虧損。eMarketer估計,全世界花費在錄製音樂實際上從 2006年的318億美元一路下滑至2011年的262億元。同樣地,美國人對唱片的消費預計也會逐步下降,在同一時期從115億美元下降到93億美元。 Mr. Verna在見證了保羅麥卡尼和星巴克、辣妹和維多利亞的秘密以及瑪丹娜和生活的民族之間的聯盟策略後,說道:『唱片業的環境變得如此惡劣,使得許多大牌藝人會慎選唱片公司,和把約簽給具有能把他們推向海外的唱片市場上的經紀人』。 最近,英國樂隊專輯採取前所未有的行動,其發行的最新專輯 "彩虹" ,以數位形式並允許其歌迷下載,並且讓歌迷自行決定下載的單價。Mr. Verna說:『數字形式的發行也許不是靈丹妙藥,因為該專輯的實驗結果是令人沮喪的』。 comScore Networks顯示,在全世界只有38 %的人曾付費下載完整的專輯。即使如此,包括那些分文未付的下載者,下載"彩虹" 平均所付出的代價僅僅是2.26美元。 Mr. Verna說:『抽樣的聽眾包括家庭和工作地點,但是卻沒有在學院的,然而專輯也受到學生的歡迎,所以調查出來的結果可能會有誤差。在往後的幾年將是重要的關鍵,包括線上零售商,行動業者和藝人們都試圖尋找新的營運模式,或是改善舊有的營運模式,努力在這個數位時代中恢復過去光輝的時期』。

1 則留言:

Kevin 提到...

現今歌手無法靠錄製CD唱片來賺錢,其實賺錢的不是歌曲本身,而是歌手的週邊商品。現在人幾乎不買CD唱片,甚至台灣願意線上付費購買單曲的人也算少數;若歌手藝人真的希望以歌聲來發財,先從歌曲本身結合商業元素吧,說穿了,就是需要包裝美化;讓消費者不只是買歌曲,還要讓消費者感受到"Feeling".....